水产行业一周要闻回顾(9.5-9.11)
发布时间:2016-09-12 来源:东方传奇扑克Legend Poker
【行业动态】
1、天气异常 今年螃蟹量减价涨上市晚
根据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对江苏螃蟹养殖渔情报告,今年螃蟹大量上市将推迟至国庆后,总产量下降,价格可能达到10年来最高点。6月份以来,江苏省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引发洪涝灾害,大部分蟹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0%左右塘口长期维持高水位,严重受灾,少部分塘口洪水造成漫塘、溃堤,几近绝收。据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焕根介绍,全省螃蟹养殖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亩放种量同比降低。金坛、高淳、宝应、常熟4地今年投种量159.05吨,同比减少24%。受2015年大、中规格蟹价高的影响,养殖户“稀放、养大蟹”的热情高涨,今年亩放养量明显下降。今年平均亩放蟹种7.6kg,同比2015年减少22.85%。调查显示,螃蟹养殖总成本小幅增长,由于气候影响,今年螃蟹规格小、成活率低。天气异常,导致今年螃蟹的成熟期和上市时间与正常年份相比要推迟15天左右,今年螃蟹批量上市时间要等到国庆节以后。预计今年河蟹单产将比去年减产15%左右,大规格优质螃蟹产量下降20%以上。
2、前8月福建泉州口岸进口台湾午仔鱼增长三成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8日通报,自2012年开始,泉州口岸进口的台湾午仔鱼保持四连增,进口量已占大陆总量的60%以上。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监管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的进口冰鲜台湾午仔鱼2181.2吨、货值426.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34.7%,继续大幅增长。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针对冰鲜水产品易腐烂、通关时效性高等特点,在对冰鲜水产品进行安全质量风险分析基础上,实施“风险分析+企业自检+重点抽检+快速施检”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并探索“源头备案,口岸放行”的新监管方式,实行快速核放、即查即放、先验先放等通关便利措施,打造台湾冰鲜水产品24小时内进入市场的“黄金通道”,有效促进台湾午仔鱼登陆泉州口岸。
3、阳江江门发生大面积鱼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8月中旬以来,阳江市海陵湾海水鱼网箱养殖的卵形鲳鲹、红鳍笛鲷、黑鲷,江门市高冠湾海水鱼网箱养殖军曹鱼发生大面积死亡事件,造成阳江、江门两地渔业经济较大损失。事件发生后,省海洋与渔业局启动应急处理机制,组织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派出专家组,会同南海水产所、华南农业大学等有关专家,赴养殖现场进行采样检测、分析病因;迅速向全省各地下发通知,指导各地疫病防控,提升应对能力;紧急下拨应急经费及渔药,积极帮助渔民及时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阳江、江门市及时组织人员对养殖海区、海水养殖网箱的死鱼进行打捞清理和无害化处理,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及疫病传播;加强对发病周边养殖区域海水状况和养殖鱼类的监测和防控,利用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广大养殖户推送疫情预警和病害防控知识,通过报刊、网站、微信等开展水产养殖病害科普宣传。
4、7月至今,海南清澜出口石斑鱼鱼苗近30亿美元
自今年7月首批石斑鱼鱼苗出口后,经海南检验检疫局清澜局检疫合格的石斑鱼鱼苗,仅仅一个月时间,已有13批数值19.62万尾、价值29.43万美元的石斑鱼鱼苗出口。据了解,石斑鱼鱼苗价值较高,培育阶段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属核心技术,饲养周期短,附加值远高于成品鱼,极具市场潜力。海南检验检疫局清澜局辖区所在的文昌市具备养殖石斑鱼的绝佳条件,但由于当地农民养殖知识、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能力的局限,一直未能如愿。为帮助当地农民发家致富,该局选派工作人员到养殖塘边对农户进行手把手现场指导,传授养殖技术;举办培训班,宣讲检验检疫政策,指导养殖企业编写体系文件和出口水产动物养殖场注册,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鱼苗出口质量控制体系的标准,进行场地的整改和苗种的孵化,使养殖的鱼苗达到了出口的要求。同时,严格实施注册登记制度,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从石斑鱼的养殖、亲鱼选择、投料、换水等各环节入手进行病害的控制,实现“检疫关口”前移,确保出口鱼苗质量合格。
5、隔年苗早苗上市 长三角市场黄鳝走量整体偏低
又到了中秋节,马上又是国庆节,但是对于长三角市场里的黄鳝批发商来说,市场走量低仍然是比较头疼的问题。乐观的情况是中秋前两三天销量开始增加,然而过完节估计又要降下去。从整个夏天的销售情况来看,黄鳝的走量一直都不好,江浙沪是黄鳝销量最集中的区域,过去的这个夏天,江浙沪一带尤其是长三角一带天气情况尤其恶劣,又是连续的强降雨又是持续的高温天,各种农副水产品的生意都普遍不好。具体到黄鳝,自从国家出了限制三公消费的规定以后,黄鳝的生意就不太好做了,而今年差不多是过去这几年生意最差的一年。不管你是大户还是小户,日子都不好过,反而是大户的情况要更糟一些,比如说,以前一天能销掉一万斤以上,今年大多数时候连五千斤都卖不掉,偶尔销量多也只是持续几天,大多数市场每天销量基本维持在三五千斤。小户的生意虽然难做,但是小户机动性强,黄鳝不好卖可以卖点别的,可以选择的空间稍微大一些,而黄鳝大户一般都是专营,带着卖泥鳅,销售品种转换机动性不如小户。
【行情走势】
1、各地对虾塘口价
2、前8月福建泉州口岸进口台湾午仔鱼增长三成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8日通报,自2012年开始,泉州口岸进口的台湾午仔鱼保持四连增,进口量已占大陆总量的60%以上。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监管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的进口冰鲜台湾午仔鱼2181.2吨、货值426.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34.7%,继续大幅增长。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针对冰鲜水产品易腐烂、通关时效性高等特点,在对冰鲜水产品进行安全质量风险分析基础上,实施“风险分析+企业自检+重点抽检+快速施检”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并探索“源头备案,口岸放行”的新监管方式,实行快速核放、即查即放、先验先放等通关便利措施,打造台湾冰鲜水产品24小时内进入市场的“黄金通道”,有效促进台湾午仔鱼登陆泉州口岸。
3、阳江江门发生大面积鱼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8月中旬以来,阳江市海陵湾海水鱼网箱养殖的卵形鲳鲹、红鳍笛鲷、黑鲷,江门市高冠湾海水鱼网箱养殖军曹鱼发生大面积死亡事件,造成阳江、江门两地渔业经济较大损失。事件发生后,省海洋与渔业局启动应急处理机制,组织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派出专家组,会同南海水产所、华南农业大学等有关专家,赴养殖现场进行采样检测、分析病因;迅速向全省各地下发通知,指导各地疫病防控,提升应对能力;紧急下拨应急经费及渔药,积极帮助渔民及时做好疫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阳江、江门市及时组织人员对养殖海区、海水养殖网箱的死鱼进行打捞清理和无害化处理,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及疫病传播;加强对发病周边养殖区域海水状况和养殖鱼类的监测和防控,利用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广大养殖户推送疫情预警和病害防控知识,通过报刊、网站、微信等开展水产养殖病害科普宣传。
4、7月至今,海南清澜出口石斑鱼鱼苗近30亿美元
自今年7月首批石斑鱼鱼苗出口后,经海南检验检疫局清澜局检疫合格的石斑鱼鱼苗,仅仅一个月时间,已有13批数值19.62万尾、价值29.43万美元的石斑鱼鱼苗出口。据了解,石斑鱼鱼苗价值较高,培育阶段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属核心技术,饲养周期短,附加值远高于成品鱼,极具市场潜力。海南检验检疫局清澜局辖区所在的文昌市具备养殖石斑鱼的绝佳条件,但由于当地农民养殖知识、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能力的局限,一直未能如愿。为帮助当地农民发家致富,该局选派工作人员到养殖塘边对农户进行手把手现场指导,传授养殖技术;举办培训班,宣讲检验检疫政策,指导养殖企业编写体系文件和出口水产动物养殖场注册,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鱼苗出口质量控制体系的标准,进行场地的整改和苗种的孵化,使养殖的鱼苗达到了出口的要求。同时,严格实施注册登记制度,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管理,从石斑鱼的养殖、亲鱼选择、投料、换水等各环节入手进行病害的控制,实现“检疫关口”前移,确保出口鱼苗质量合格。
5、隔年苗早苗上市 长三角市场黄鳝走量整体偏低
又到了中秋节,马上又是国庆节,但是对于长三角市场里的黄鳝批发商来说,市场走量低仍然是比较头疼的问题。乐观的情况是中秋前两三天销量开始增加,然而过完节估计又要降下去。从整个夏天的销售情况来看,黄鳝的走量一直都不好,江浙沪是黄鳝销量最集中的区域,过去的这个夏天,江浙沪一带尤其是长三角一带天气情况尤其恶劣,又是连续的强降雨又是持续的高温天,各种农副水产品的生意都普遍不好。具体到黄鳝,自从国家出了限制三公消费的规定以后,黄鳝的生意就不太好做了,而今年差不多是过去这几年生意最差的一年。不管你是大户还是小户,日子都不好过,反而是大户的情况要更糟一些,比如说,以前一天能销掉一万斤以上,今年大多数时候连五千斤都卖不掉,偶尔销量多也只是持续几天,大多数市场每天销量基本维持在三五千斤。小户的生意虽然难做,但是小户机动性强,黄鳝不好卖可以卖点别的,可以选择的空间稍微大一些,而黄鳝大户一般都是专营,带着卖泥鳅,销售品种转换机动性不如小户。
【行情走势】
1、各地对虾塘口价
40条/斤:此规格主要出塘地区:广东、海南;最高出塘价格:广东中山(装笼)25元/斤;最低出塘价格:海南琼海17.5元/斤

50条/斤:此规格主要出塘地区:广东;最高出塘价格:广东中山(装笼)22元/斤;最低出塘价格:山东日照14元/斤
